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KillingAngel

[思考]剑与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1-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Demitri 发布
[B]其实骑士主要还是靠速度 重装和长兵器终究不是骑士最大的特点 [/B]


错,骑兵最重要的还是charge。。。用剑是没有办法charge的。。

不过龙骑士除了拿枪捅,丢魔法弹,还能怎么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错,骑兵最重要的还是charge。。。用剑是没有办法charge的。。

不过龙骑士除了拿枪捅,丢魔法弹,还能怎么玩? [/B]


轻骑兵 用剑很轻易就能charge

龙骑兵 因为坐骑体积庞大 才不得不使用长柄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千年犬妖 发布
[B]rapier也不一样,你说这个除了决斗还有什么杀伤力…… [/B]


放在ballista上射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错,骑兵最重要的还是charge。。。用剑是没有办法charge的。。

不过龙骑士除了拿枪捅,丢魔法弹,还能怎么玩? [/B]


拿龙喷……
还可以变身成龙,放神龙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Demitri 发布
[B]轻骑兵 用剑很轻易就能charge

龙骑兵 因为坐骑体积庞大 才不得不使用长柄武器 [/B]



charge请参看《勇敢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focus 发布
[B]拿龙喷…… [/B]


那是龙玩,不是我~~

跑题n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那是龙玩,不是我~~

跑题n远了-……- [/B]



还可以jum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focus 发布
[B]还可以jump [/B]


你说这………………fft里面龙骑士连龙毛都碰不到。。典型的羊头狗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你说这………………fft里面龙骑士连龙毛都碰不到。。典型的羊头狗肉 [/B]


谁说DRAGOON一定骑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跑题了,凡是再往奇幻上扯淡的,一律火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千年犬妖 发布
[B]

我宁可相信大巧不工,重剑无锋 [/B]



这么说来我的棒子最强,又重又没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monkeyking 发布
[B]这么说来我的棒子最强,又重又没锋

[/B]


少林僧兵一向出名
不过猴子兵么,啊,有什么游戏里出现过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猴子系列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hsu 发布
[B]求猴子系列包子... [/B]


不给
我专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千年犬妖 发布
[B]少林僧兵一向出名
不过猴子兵么,啊,有什么游戏里出现过么 [/B]
孙悟空拔一把毛成猴子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我还以为看到SBL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011

冷兵器史排名前3位的兵器是不伦不类……
“日本刀能上排名主要还是因为做工和观赏意义的成分”
就是造工呀,冶炼工艺好算不算造工成分?难道锋利和坚硬跟这无关?

“单看锋利的话中国剑也不差啊………………要看综合实力,鬼头刀没有河豚毒锋利,砍到任意human的脖子不是一样翘。。。”
什么时候都能砍中脖子就好了。如果砍的是胸前,能不能砍断肋骨把人砍成两断就是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千年犬妖 发布
[B]所以日本刀只是在其本土广为流传的武器
光靠锋利的日本刀,遇到重武器的时候,哪个有用还很难说

我宁可相信大巧不工,重剑无锋 [/B]


本来东方人就跟西方人体质差异很大……
重武器当然比较好砸,关键是能否挥的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murder 发布
[B]真正的高手是手中无剑,心中无剑 [/B]



那高手对决比什么?比贱?[m]002[/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帕帕斯 发布
[B]那高手对决比什么?比贱?[m]002[/m] [/B]

比什么?比牙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m]020[/m]比天剑更高一级的是剑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帕帕斯 发布
[B]那高手对决比什么?比贱?[m]002[/m] [/B]


风云中的剑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charge请参看《勇敢的心》。 [/B]


不要看电影 如果说电影 可以参看《角斗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focus 发布
[B]拿龙喷……
还可以变身成龙,放神龙炮 [/B]


那种龙 已经是被驯化的亚种了 不具备breath的能力 也就飞着用

真正能breath的古龙 在各方面都不是那种小龙能比得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重剑轻刀根本上是由于历史早期的生殖器崇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歧路人 发布
[B]中国人重剑轻刀根本上是由于历史早期的生殖器崇拜 [/B]
[m]025[/m] 这种理由也想得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歧路人 发布
[B]中国人重剑轻刀根本上是由于历史早期的生殖器崇拜 [/B]


刃部通常是向持刀者一侧弯曲的,单面有刃,整体左右不对称,可以无锷,一般都有鞘。

你说这是剑是刀  有理论依据拿出来 否则无视B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剑弯刀,否则怎么叫生殖器崇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矛比戈更早使用也是生殖器崇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能够举一反三,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方面来说,古人讲天人合一,中正仁合,刀剑乃不祥之器,尤其刀的不对称构行戾气太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翻出那几篇强文





关于名刀钢材的一些资料




--------------------------------------------------------------------------------
  玉钢是什麽??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要扯到一些冶金学的基本理论.把铁矿和炭放到炉理面冶链.如果能让温度超过1500度的话.这时所得到的铁水会完全融化成液态.液态的铁可以吸收炭元素达到4~5个百分比而成为流动的生铁水.此时以空气打入生铁水将多余的炭氧化成二氧化碳来降低和控制铁的含炭量.这是现代的制钢法.那在古代呢?古代炼钢技术的关键在哪呢?在於鼓风的技术.一开始时因为鼓风技术和燃料选择的限制只能让温度到达1200度左右.此时铁矿虽能完全被还原成铁但是还不足以让其完全融化成液态.而是像麦芽糖粘稠状的多孔组织.在这种状态下的铁最多可以吸收约1.5%的炭.我们把它称为海绵铁.海绵铁品质的好坏决定在铁矿本身的品质.含磷硫等杂质少又有钡等微量元素者为高级.现在日本的玉钢就是海绵铁.当然印尼也有生产海绵铁但是因为铁矿品质比不上日本所以产品也只能卖给像我叔叔经营的铸造厂当原料.再来铁里面的含炭量和杂质可以由其断面用肉眼来判断.现代的炼钢厂里的老师傅用肉眼来判断含炭量可以到万分之三的误差之内.言归正传.日本人烧出了大块的海绵铁(他们称之为a)後用大铁m将之打碎.再由经验丰富的师傅用肉眼看铁块的断面来挑出含炭量在1.2~1.5左右杂质极少的精纯部分称之为玉钢.拿来当成日本刀的原料.其余含炭量不足或是杂质多的下杂则拿来做菜刀或农具.

  玉刚可硬可软可韧?会不会有点夸张?玉钢说白一点就是含杂质较少的高碳钢,其含碳量为1.0以上,如果说玉钢是合金工具钢,或许有可能,如果说玉钢真有那些特性整把日本刀都会玉钢来打造不是很好吗?可是事实事不然,日本刀在打造时,玉钢只用来作为刃铁而已,而其它部为则是使用其它的不同含碳量的钢材,如含碳量含0.7%的左下?及含碳量约0.1~0.3%的包丁?,就金属物理性质来说,高碳钢所得到的是硬的性质,中碳钢是韧的性质,低碳钢是软的性质,基本上这三种性质,就我所知,好像没有一种金属可以通吃的。

  真正的大马士革钢又称为结晶花纹钢.是一种古代粉末冶金和锻造技术完美的结合.在英美和欧洲大多数的地方被称为WOOTZ而在其原产地印度巴基斯坦一直到波斯则成为FULAT在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被成为BULAT. WOOTZ的花纹是天然形成的不像摺叠钢一样是用人工硬将性质不同的材料焊接起来再摺叠锻打.以下是WOOTZ形成的原理.和性质.请注意小心阅读并加以珍惜这难得的宝贵资料.看不懂的人请e-mail给我. OK!! 1. WOOTZ的花纹基本上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亮的地方是纯的雪明炭铁硬度比玻璃还大.暗的地方的结构是属於沃斯田铁和波来铁.整体含炭量大约是在1.5~2.0%之间.在韧性高的波来铁里均匀散布着比玻璃还硬的雪明炭铁.使得WOOTZ可以具有非常锋利的刀锋.而且也非常坚韧而不会折断的刀身.有人说日本刀不也是这样的吗?但是日本刀因为刃口处整个是脆而硬的.缺口和横向裂纹便会在所难免.但WOOTZ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2. WOOTZ的制造的费时费力.是超乎各位的想像.通常要花上两三个月的时间.而烧结的铁饼成功率又很低.当初会失传有两个原因.其一当时英国统治者为了保护当地仅剩的森林不使其沙漠化而禁止.其二是近代工业制钢的引进使WOOTZ在价格上无法竞争. WOOTZ钢的制造方法分两种一种是脱炭法.另一种是加炭法.不过最重点在於烧结铁饼时的温度控制和将铁饼锻造拉长时的最高温度.还有成品的厚度和原来铁饼的厚度比例也会决定将来的花纹明不明显.至於制造方法本人将不公开.就算公开了我想你们也做不出来. 3. WOOTZ钢的花纹和摺叠钢有明显的差别.WOOTZ花纹比较细致看起来比较自然黑白的对比也比较大.在古代由於有在刃上喂毒的情形.很多WOOTZ的刀刃呈现黑色的现象.在黑色的刀刃上分布着亮晶晶的雪明炭铁.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漂亮的花纹.此外WOOTZ比起摺叠钢来是很不容易生锈.几百年下来没有像日本刀一样的费心保养却也能光亮如新不生锈.本人所看到WOOTZ会生锈的部分通常是刃上有瑕疵的小点或裂缝或含炭不均的地方. 4.至於WOOTZ性能到底好在哪里.大约十年前BLADE杂志有一篇关於WOOTZ钢的测试.其一是锋利度的测试:在仔细研磨後的WOOTZ结晶花纹钢能一刀切断巨大打结的麻绳.其二是刀身的韧性测试:把刃用夹具夹紧然後拿大铁m来敲.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WOOTZ刀刃被敲成U字型但是却没有折断.测试的结果证明了WOOTZ结晶花纹钢具有锋利和强韧两种特性於一身.对於WOOTZ结晶花纹钢本人的评价比日本武士刀的玉钢还要高.日本刀会贵一部份也是因为它的研磨.现在的刀匠也有几位据说也会制造WOOTZ结晶花纹钢.可是做出来的花纹却跟古董刀很不太一样.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人能达到古代的水准了.这个下次再讨论了. 玉钢不是铸铁!用冶金学的术语它应该叫做海绵铁.铸铁温度要在1500度以上.铁矿被炭分子还原成铁.然後吸饱炭到2~6%然後完全融化成液态.再浇铸於模具里.待冷却後即为铸铁制品.铸铁含炭量极高性质通常非常的脆.但是回火後便成球墨铸铁此时就变的非常软.铸铁是完全不适合直接拿来制刀.因为它熔点低不能被锻造. 玉钢是铁矿和炭混合後只加热到1200度左右.此时还原的铁无法完全融化成液态而是半流动状态.冷却後像海绵一样成多孔状.海绵铁不是均质的铁块.含炭量从0.2到2.5左右.把海绵铁敲成小块.再以目视依照其断面的光泽只挑出含炭在1~1.7左右且杂质较少者称之为玉钢. 把玉钢加热後打成薄片.淬冷水後再敲碎成小块.将这些小铁片用纸包好再裹上黄泥.入火锻链.让其结合成一块.再不断锻打反覆摺叠.如此可以将杂质去除且将铁块像揉面团一样揉成均质.这个过程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含炭1.5左右的铁块脱炭到0.8~0.9左右.所以摺叠几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到刚好的含炭量时就不能再摺叠下去否则含炭量会太低.(有时是8次10次或是13,15次是为了控制成品适当的含炭量.全凭目测和经验.这是制刃最难的部分)ps日本揉刀术并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中国唐朝的一种技术,连同刀型与铸造技术一起传到日本,所以才有唐样大刀的名称,但一但刃部的钢材一但磨光,露出内部的铁心,那把刀就没用了,所以後期才会被淘汰,日本刀刃部硬度约58-60,心才为48-50,这是一种较局部淬火的技术,但有可能会产生内应力,而且一把武士刀经过一次战争後,那把刀的寿命也差不多了,而武士刀的重量最轻900公克最重1200公克,要是超过1500或1700公克,就会对关节产生损伤,而中国刀不会,这是因为剑道的运刀法违反人体力学的关系想知道日本刀对上中国大砍刀时是什麽情况的话,可以去看(无限住人),里面那个天津久影用的就是中国刀法与大砍刀

  一个国家的武术与武器发展取决於那个国家的武术发展方向,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到一直到唐宋时带,都是以军事方向为主,而唐宋以後则是以民间击技为主,而日本则完全是以军事方向为主

  日本刀主要有4部份1玉刚2暗光花纹刚3包刚法4局部淬火,而其中玉刚就是高碳刚,是日本人发明的,虽然硬度高,但易脆,而暗光花纹刚与包刚法都是唐朝时连同刀的形状与双手剑派一起传过去的,因此当时的日本刀不叫武士刀,而叫唐样大刀,而日本人淬火时采用高温过火(还是低温回火我忘了,想知道自己去查)虽然可以提高硬度但易脆,日本刀的硬度为58-60,可以更高,但会使刀身容易折断,就硬度,日本刀是很精良,但就耐用度,完全是废物,其缺点有

  1寿命短在日本战国时代时,一场战争就可以换掉一把刀2无法修复,一但刀身有裂痕,那一把10万块的宝刀,就跟一快废铁一样,唐朝政府就是差一点被包刚法搞到破产,因此包刚法才会在中国绝迹3像玩具一样,易坏,在明朝时,日本刀最大的克星不是刀法,而是少林寺铁棍,当倭寇遇到少林僧人时,往往都是连人带刀一起被打烂,而在八年抗战时,武士刀一遇到大刀队时,也是连人带刀被砍成两半

  而武士刀之所以会硬度高,是因为武士刀的韧口很薄,易卷口,因此需要提高硬度,以增强耐用度与杀伤力,一个剑道高手,杀了100个人後,其刀与刀的碰撞次数可能不到一次,所以剑道最忌讳刃口相格,因此武士刀试刀适用死人试刀,而中国刀剑因为要面对许多重兵器,加上碰撞次数高,因此试刀时,是以刃口砍石头,以不卷刃为主,其注重的是弹性

  因此就顶级刀剑而言,我最推崇以大马士革刚加上中国花纹刚打成的刀剑,就大马士革刚与日本玉刚的优缺点,请自己去www.kendo.com.tw/iaido/index.htm ... ,请去找他们吵

  顺带一提,目前硬度最高的刀,是西洋刀匠打的刺刀(因为短)

  至於中国刀与日本剑谁好谁坏,我套用他们的一句话中国刀剑注重弹性,而日本刀剑则注重硬度,因此无法比较

  而至於剑道方面

  双手剑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其特点为,大开大合,利於战阵(去看漫画:天界无限:黄展鸣画),但变化不易,不适合一般民间一对一的击技,因此一直到唐朝时以门派的形式传过去後,就被淘汰了,(国术杂志:力与美:第130期)至於剑道的技巧方面,他们注重的是:在敌人砍到我前,先砍倒敌人:因此他们注重的是速度,完全攻击,并不防守,以跟敌人同归於尽的气势,一刀杀掉对方,所以他们不需要技巧,而且双手剑传到日本时,他们只学到了型式,并没学到最重要的,也就是腰的运用,因此,剑道用的是手臂肌肉的力量,而不是像中国武术,以腰部的离心力的力量,所以日本刀会那麽薄,不是技术好,而是太重他们拿不动,一把标准武士刀,重1200公克,而中国单刀则是3.5公斤,要是武士刀太重,很容易在停刀时伤手

  至於剑道与苗刀的差别,在於苗刀有用腰部的力量与反手刀,挥砍时有直劈也横扫,而武士刀则因为腰部固定不动,所以是以直劈为主,而且劈砍时,上手前推,下手微往後收,以杠杆力矩方式旋转,这时会有两个旋转中心,因此剑道的速度很快,缺点为,要砍第二刀时,要先回刀再砍,中国刀则是反手刀,因此不必回刀,

  至於抗战刀法有三种说法1大刀王五的鬼头刀法,请去找电影:一刀倾城:里面王五那把鬼头刀厚达1公分以上2抗战时期,中国政府除了聘请着名武术家教授中国刀法,还由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传授日本式劈刺,并且研究专门对付剑道的招式http://www.cc.nctu.edu.tw/~sword/FIGHT/dao/bigg.htm3苗刀刀法

  顺带一提,日本武士刀遇到大刀队之所以会死的那麽惨,是因为日本武士刀只砍人,而大刀队则是人也砍,刀也砍,当时大刀一把重达20斤,也就是12公斤,是武士刀的十倍,武士刀根本承受不了

  钢的主要类别有:---suny0121

  1.低碳钢-又称软钢,含碳量从0.10%至0.30%低碳钢易于接受各种加工如锻造,焊接和切削,常用于制造链条,铆钉,螺栓,轴等。2.中碳钢-含碳量从0.30%至0.60%,用以制造重压锻件,车轴,钢轨等。3.高碳钢-常称工具钢,含碳量从0.60%至1.70%,可以淬硬和回火。锤,撬棍等由含碳量0.75%的钢制造;切削工具如钻头,丝攻,铰刀等由含碳量0.90%至1.00%的钢制造。4.合金钢-钢中加入其它金属如铬,镍,钨,钒等,使具有若干新的特性。由于各种合金元素的掺入,合金钢可具有防锈,防腐蚀,耐热,耐磨,防震和抗疲乏等不同特性。5.高速钢-含有各种成份和份量,如钨,铬,钒,钴和钼等。高速钢制成的切削工具,可用高的速度求切削硬材料,并能承担强力的切削。高速钢切削工具在高的速度中仍能使刃口保持锋利,其它钢材则可能变钝。

  --------------------------------------------------------------------------------

  炼钢过程及性质比较:

  热处理(Heat Treatment) -是利用加热和冷却以改变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热处理能改善钢的显微结构,使达到所需的物理要求。韧性,硬度和耐磨性是通过热处理而获得的特性中的几种。要获得这些特性,需使用热处理中的淬硬<又称淬火>,回火,退火<又称化>和表面淬硬等操作。

  淬硬(Hardening,又称淬火) -是将金属均匀地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迅速浸入水或油中急冷,或在空气中或冷冻区中冷却,使金属获得所需要的硬度。

  回火-钢件淬硬后会变脆,同时由淬火急冷而引致的应力,可使钢件受到轻击而断裂。要消除脆性,可用回火处理法。回火就是将钢件重新加热至适当的温度或颜色,然后予以急冷。回火虽然使钢的硬度略为减少,但可增加钢的韧性而降低其脆性。

  退火-退火是消除钢件的内在应力和勒化钢件的方法。退火法是将钢件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然后放入干灰,石灰,石棉或封闭在炉内,令它慢慢冷却。

  硬度(Hardness) -是材料抵抗外物刺入的一种能力。试验钢铁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这种方法称为锉试法这种方法不太科学。用硬度试验器来试验极为准确,是现代试验硬度常用的方法。最常用的试验法有洛氏硬度试验洛氏硬度试验机利用钻石冲入金属的深度来测定金属的硬度,冲入深度愈大,硬度愈小。钻石冲入金属的深度,可从指针指出正确的数字,该数字称为洛氏硬度数。

  锻造-是用锤击使金属成为一定形状<成型>的方法,当钢件加热达到锻造温度时,可以从事锻造,弯屈,抽拉,成型等操作。大多数钢材加热至鲜明樱红色时都很易锻造。

  脆性-表示金属容易破裂的性质,铸铁的脆性大,甚至跌落地上亦会破裂。脆性与硬度有密切关系,硬度高的材料通常脆性亦大。

  延性- (又称柔软性)是金属受外力永久变形而不碎裂的性质,延性的金属可抽拉成细线。

  弹性-是金属受外力变形,当外力消除之后又恢复其原有形状的一种性质。弹簧钢是极富弹性的一种材料。

  硬度-是金属抵抗外物刺入或切削的一种能增加钢材硬度常用的方法是淬火。

  展性-又称可锻性,是金属延性或柔软性的另一种表示法。展性是金属接受锤锻或滚轧而变形时不致破裂的一种性质。

  韧性是金属抵受震动或冲击的能力。韧性与脆性刚好相反。

  刀具钢材特性

  440-C :美国制之优质不靖植,含铬量高达16-18%。最初被应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及船舶业,耐蚀性及耐灸芰极优;韧性强。现更广泛应用于手制刀及优质厂制刀具。含碳量约1%(440系分A, B, C,及F级; C级及F级含碳量最高,而A级刖刖较少)。经熟处理后可达HRc58之硬度。

  154CM :美国制之优质不靖植,铬含量达15%,钼含量达15%,钼含量达4%;故定名为154CM。乃近代手制刀之一代宗师R.W.Loverless率先所采用。加工性极优,耐蚀性,刀锋耐损性及韧性皆强,但售价较高,故只见被应用于手制刀具。含碳量约1.05%,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1之硬度。

  ATS-34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针对美制154CM而开发之优质不锈钢,用料和成份与154CM相近,而各方面之性能皆达至154CM之标准,且犹有过之,但价格则较廉,被业内认定为最佳刀具钢材之一,现已成为手制及优质厂制刀具应用之主流。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1硬度。

  AUS8(8A) :日本\"爱知制钢\"所开发之优质不锈钢材,耐蚀性,刀锋耐损性及韧性皆达优异水平,多被应用于日本制之优质刀具。AUS钢种分为10A (含碳量约1%), 8A (含量0.8%)及6A (含碳量约0.6%)三种。8A经热处理后HRc58~59之硬度。

  D2 :金属机械加工用之耐磨工具钢材D2,属风硬钢(Air-Hardening steel) ;被广泛应用砍伐刀或猎刀次制作,含碳量高达1.5%,含铬量亦高达11.5%,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之硬度,但相对地廷展性(韧性)较弱,耐锈能力亦不甚佳,钢材表面亦难作镜面磨光处理。

  Hi-Speed Tool Steel (高速工具钢):高度加工制成成之工具钢材,含碳量高,而含铬量则低(约4%),故打磨钢材表面之光泽较暗,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2之高硬度,但耐锈性能不甚佳。

  Cowry X(RT-6):日本大同特殊纲(株)于1993年开发之超级粉末系合金钢材,为近代日本冶金技术的新突破,现已被日本刀匠们应用于大型砍伐刀具,钢材含碳量高达3%,经热处理后可得HRc67之高硬度。

  Cowry Y(CP-4):日本大同特殊钢(株)于1993年开发之优质粉末系合金钢材,含碳量达1.2%,更罕有地混入金属元素\"钶\"达0.2%,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3之高硬度,却仍保有极佳之延展性能。

  A-2 :金属加工用之高韧性耐磨工具钢材A-2,属风硬钢,含碳量颇高,约1%,经热处理后可达HRc57之硬度,铬含量约5%,经打磨后钢材表面光泽较暗,耐蚀性优,延展性(极强),刀锋之耐损性亦佳。

  VG10 :日本\"武生特制钢\"之“V金10号”不锈钢材,乃“V金”,系钢材之最优级别,含碳量约1%,含钼1.2%及钴1.5%,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2之硬度。VG-10加工性优,韧性及耐蚀性皆强,多被应用于日制之优质刀具。

  BG-42 :极优质之不锈钢材,含碳量1.15%,含钒量则高达1.20%;故钢材组织微粒细密,经热处理后可达HRc60-61之硬度,加工性优,耐蚀力极强,韧性亦佳。BG-42最初被应用于航天工业,作为制造滑轮及机轴等之材料,因价格颇高,于制刀业则多被应用于刀匠之手制刀具。

  SANDVIK : SANDVIK公司是北欧制钢及五金工业之翘楚, 120C不锈钢材乃SANDVIK之优良钢种之一,含碳量约1%,含铬量约14%,经热处理后可达HRc56-58之硬度,加工性优,性,北欧出产之名厂刀具多以SANDVIK之钢材制作。

  1095 :高碳钢中最优质者莫过于1095,其含碳量达1.03%,经热处理后可达HRc58-60之硬度,韧性十分好,但不耐锈,多被应用于传统之欧洲式猎刀,大型砍伐刀及军用刀。如二次大战时美国\"着明之KA-BAR军刀便是以1095作为刀身材料。

  W-2 :高碳工具钢材被命为W型者为水硬钢(Water-Hardening Steel),为工具钢中最廉价者。W-2钢材(经热处理)容易达至高硬度(HRc65),兼且容易局部硬化,兼且容易局部硬化,以使邻近各部位硬得可以耐磨,而又可以软得容易制造,加工性极优良,故用途广泛。但W-2耐锈力很差,故钢材之表面多以涂层保护,以防锈蚀。

  O-1 :油硬级(Oil-Hardening types)之工具钢材最广泛被使用,而其中最佳者是O-1型,其高锰伴同铬与钨可增加硬化能,使钢材可不需剧烈之水淬(代之以?和的油淬)也能硬化至高硬度(HRc62)水平。O-1钢之加工性佳,但韧性及耐锈力则较弱。美国著名刀匠Randall便多以O-1工具钢作其刀身之材料。

  ZDP-189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于1996年开发之粉末系新钢材,其研发目标与\"大同特殊钢(株)之Cowry X钢材一脉相承,优良加工性之超硬合金钢, ZDP-189含碳量达3%,含铬量亦高达20%,经热处理后可得HRc67之高硬度,加工性极优,金属组织微粒比ATS-34及440-C更均一细密,耐蚀性及性皆,故\"日立\"对外宣称ZDP-189乃“跨向21世纪之次世代刃物钢”。

  GIN-1(G-2):日本\"日立金属工业\"之“银纸一号”钢材,为“银纸”系钢材之最优级别,钢材特性与\"爱知制钢\"之8A相近,但硬度则比8A稍软(HRc57-58),价格较廉。

  ATS055 :日本\"日立金属工业\"继ATS-34后所开发之优质尸刃物钢材,为ATS-34之改良品种。ATS-34含钼量约4%,故能耐极高温度,适应范围较广(可适用于制作机械零件,如机轴,滑轮,气舱阀等)。ATS-55则减低了钼含量至0.6%,但亦加入了0.4%之钴。此毕令钢材本身减低了耐热性却增加了度(更适用于制刀业)。整整体而言, ATS-55性能稍逊于ATS-34,但比同厂之G-2较优。

  CPM440V : CPM (Crucible Particle Metallurgy)粉末系钢材乃美国Crucible原料公司开发之新一代刃物钢,厂方曾声称CPM440V乃超级钢材(Super custom knife steel of the 90\'s)。虽然CPM440V之含碳量比传统的440-C多出近一倍,经热处理后得出之硬度却只为HRc57-58,皆因受其它所含原素之影响(5%之钒, 17%之铬)。其真正杰出之处在于保留刀锋之耐损性及延展性(度)这两方面, CPM440V之售价颇高,故多应用于手制(刀匠手作)刀具。

  CPM420V:美国Crucible原料公司于1996年再次研制出较CPM 440V更高一级之CPM钢材: CPM420V,它比CPM440V多出近一倍之钒及钼含量,故能保有更优越之刀锋耐损性及耐蚀性(比CPM440V优胜25-50%之多)。经热处理后可得之硬度则与CPM440V相等。CPM420V之售价颇昂贵,比ATS-34高出一倍。

  420J2: 420系钢材之碳含量低于0.35事无补,经热处理后所得之硬度只得HRc52-55,而耐损性等各方面之性能并不太出众。因较容易切割及打磨,故适宜于用作大量生产之厂制刀具, 420钢亦因碳含量低而耐锈力极,故亦是生产潜水刀具之理想钢材。

  425m: 420系钢材之改良(Modified)品种,定名为425M,将含碳量提高至约0.55%,并加进1%之钼,经热处理后可违较理想之硬度(HRc58),却保留了420系钢材之优良加工性,故极宜应用于厂制刀具。美国着明之BUCK及GERBER两大刀厂已于90年代选用425M作为其刀身材料。

  合金成份浅析

  碳:一种化学非金属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细胞之必需成份,在工业及医药上用途极广。

  硅:一种褐色的粉未或晶体化学非金属元素,坚硬而有光泽,是制玻璃之重要原。

  锰:一种灰白的金属元素,可制合金,硬度极大,耐重刀强。

  镍:一种银白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元素,不长锈,可制硬币。

  铬:一种灰白色的金属元素,性硬度很高。

  钼: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硬,熔度极高,可制合金。

  钒:一种金属元素,能增加钢的硬度和弹性,用途广。

  磷:一种化学非金属元素,可制火药。

  硫:一种淡黄免固体非金属元素,易燃。

  铜:一种赤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元素,富延展性,是热及电的优良导体,可制合金。

  钨:一种灰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元素,质极硬,可制合金。

  钴:一种灰色的金属元素,质坚硬而有磁性,可和别的金属制成较硬之合金,工业上用途广。

  钶:一种灰白似钢之金属元素,能增加不锈钢对腐蚀剂的抵抗力。

  钛:一种非常坚硬的银白色金属元素,可制成钛合金,质轻,耐蚀,加上电流及化学处理后,会产生不同颜色。

  铭: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轻,不长锈。

  铁:一种灰白色而有光泽的金属元素,质坚硬富延展性,天然铁石初步F铸后即成为铸铁(又叫生铁),再炼后则成熟铁。最后精炼成钢铁,用途极广。

  关于钢,赞同。关于中日刀法,太片面了。首先,日本有小太刀术,居合术,这些都是单手刀法。然后,再好的刀,只要刀刃相交都会缺口。因此古时的战刀,在刀身的下部都会有一段较钝的部分,用来格挡。---peipei6955 J

  中世纪的中国王朝在冶金术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如生产铸铁的能力是远超于欧洲在这方面的技术的。又如高效率、大规模的钢生产的控制管理,使得唐、宋两王朝成为东亚的主要军事势力。

  大部分亚洲武器的收藏家都晓知发展自中国的锻造和回火技术是重新被认知的日本刀剑的发展基础。这种技术最早在隋唐时代(公元589年前)传到日本的。

  日本刀剑的鉴赏在数个世纪中得到兴旺发展并且在我们的时代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今日,日本刀刃正如艺术作品一般被收藏着。遗憾的是,即使在其祖国大地上,对中国的\"父母\"铁匠所生产的刀剑欣赏也业已雕零。极好的刀刃是由中国制造,以及以利刃相搏的近身战被证明是在帝国时代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此等事实也为人们所不顾。

  使人感伤的是,甚至乎热衷中国武术艺术的习练者也不知道他们每日习练所用的武器的历史、制造及审美的传统。他国人士就更不必说了。要区分陈列在紫禁城、巴黎的Muse de l\'Arme(兵器博物馆)或者莫斯科城堡中的漂亮的标本与那些常在古董商店或者枪术表演中看到的\"拳击手对抗优胜奖品\"的赝品或者touristic(旅游点的廉价新仿)小古玩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关主题的文献影响当今学生的了解。这类缺少参考材料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中国。一个有关技术及艺术的论文调查显示极大部分关于钢刃刀的着作最早都出版于公元四世纪(给人以早期青铜武器般的深刻印象)。可是,这种着作的出版在1644年明王朝覆灭后就骤然减少了。

  为什幺在清王朝,覆灭于1911年的最后王朝,期间缺少有关刀剑的参考材料,众说纷纭。一个较公认的解释是由于满族在其统治的帝国中只占有一个很小的比例,为避免占有决大多数的汉族人民的反叛而查禁所有的军事着作。

  在清王朝初期,如《明朝军事百科全书》这类特定着作是受到审查和限制的。尽管如此,清代技术文献的调查显示在此朝代间仍有相当数量的新主题着作的撰写和出版。毕竟清王朝仍然对其军事力量(主要由汉族人组成)有此方面的需求。研究也表明了清朝统治者对主要由平民百姓组成的军队很注重实效:例如,众所周知的康熙皇帝否决了一位官员的解除山东省人民武装的请求。

  不过,有趣的是,在清朝期间出版的军事着作中仍然涉及到火,枪大炮及爆炸性武器。(这些文章是始于帝国为叛乱侵扰的十九世纪中叶)。甚至近代的古典名着《明朝百科全书》,武备志Wubeizhi也只相关地给予刀刃武器极少的关注。为何如此不关注\"刀剑是帝国兵械库中的中流砥柱\"这一实际情况呢?也许是因为刀剑工艺在那时候被认为是\"老套子\",想要掌握这种工艺的人确信书中的副本对新的技术将无任何的贡献。

  同样有趣的是,注意到明朝的审美家们将刀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欣赏。尽管,极少的证据表明这种欣赏在清朝时依旧盛行。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中国文化精华的品味在世纪的更替间趋于狭窄,变得前所未有地热衷于少数受众人爱戴的艺术形式的神秘专案,如绘画、陶瓷和玉器。这里可以与晚清的家具传统的衰落划上一条平衡线。最后,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贬低军事,崇扬文学的儒家思想价值观的影响。在满族人统治期间,对于学者来说,表现出对军事的不关心是一个实际的选择。

  使得对中国刀剑传统的研究成为一项真正的挑战的原因,是那些在我们的时代学习这个课题的人必须是探险家、开拓者而非被动的消费者。在揭露和翻译这些幸存的文章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去做的。令人兴奋的是我们从过去研究的成绩中,得到了刀刃被小心擦亮及回复的新外观。

  我们的研究至今为止表明了中国的铸剑师们在过去的20个世纪中精巧地制作了兼有如下特性的刀刃:

  一个坚硬而且耐用的刀锋。

  一个有弹性,能承受打击而不坏的刀身。

  在一把刀上,这些特点是互相排斥的。坚硬的钢易碎。有弹性、有弹力的钢是柔软的,并不能保持刀锋的锐利。中国的铁匠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使坚硬和柔软的钢相结合。有三种基本的方法能做到这一点。其中一种叫\"包钢\"。以坚硬的、含碳量高的钢制作锐利的刀锋外表,在横断面上,像一个\"V\"字型的装入一个软钢的核心。作为核心的金属经常被折迭以提高强度,或者用锻造的铁来分层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一个包钢的刀刃必须由相当厚度的硬钢套子做成,不然它将在多次的打磨后失去硬度。

  一个更普遍的锻造刀刃的形式是\"嵌钢\"。一个含碳量高的刀锋作为核心,由两块软钢作成的表皮相夹而成。表皮是由交替迭起的铁和钢做成,从而使刀刃在打磨的时候表面上形成一种图案。一个熟练的铁匠能巧妙地处理分层,除了增加刀的结构上的强度外,还能做出很美丽的图案。

  最后一种主要的锻造方法是西方知名的\"旋焊\"]。它是由硬钢和软钢形成的双杠做成,在加热和锤击之下焊接成一个简单个体。当锻打和打磨擦亮的时候,其表面将出现如长着羽毛,星型或者漩涡状的形状排列。

  其次,中国的铁匠显示相当独创性的地方是在以液体中加热和淬火的方法锻造刀刃。这种技术几乎遍及所有的刀刃制造地区。中国是少数发明与整个刀刃相区别地加热处置刀锋技术的地方之一。这种方法增加了刀刃的强度和切割能力。日本人利用中国和朝鲜移民铁匠的技术,把它发展到最高的水平。

  中国铸剑师美妙的工艺,是一种刚开始在中国或者其它地方被重新发现的艺术形式。我们生活在一个每日都出现新发明的时代。当我们开始看见来自形式和功能的结合美丽图案,创造出一把由上好的钢材打造的刀刃时,我们仅刚开始我们对中国装甲工艺的研究。从它们的装饰图形及象征性到刀刃美学巧妙地与功能的结合,这里仍然有许多其它的研究地区等待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刀的资料




--------------------------------------------------------------------------------
  1.何谓太刀,打刀,如何区分,作用有何不同?答:太刀分仪仗用及实战用,皆为高阶所佩带。实战用太刀主要用于,马战或指挥作战用。打刀即俗称的武士刀,较适用于地面格斗,刀形比太刀直。

  2.短日本刀又分胁差(中刀)及短刀,如何区别,作用有何不同?答:胁差(中刀)刀刃长30公分至60公分,属攻击性刀具,是长刀的辅助刀具,也适用于狭窄空间。短刀一般为自卫用,也是身份阶级的象征,低阶武士佩不上短刀。另外,短刀因灵巧俐落,因此也适用于自裁。

  3.日本刀如何判别真伪?答:大体而言,依照传统工序制作的称为真刀,以机械切割打磨者即所谓仿刀,真刀取其内含,仿刀只取其外形。真伪之鉴别必须多看资料,多看实物,理论与实物相应验,从中才能够有所收获。

  4.对一个刚入门的新手而言,如何才能获得一些相关资料和信息?答:入门者应该先看相关书籍及实物,忌冲动,多向前辈收藏家请教,多看博物馆,有了基本的真伪经验才开始购置。

  5.对一个新手而言,应以何种心态建立正确客观的基本概念?答:坚持心平气和,戒除好勇斗狠的偏差,不要停留在锋利与否的形下阶段,而应以艺术的、品味的、形上的整体角度去审视,用逻辑与科学的方法推理,避免没有根据的牵强附会。

  6.明治维新后军队的佩刀及军刀和古刀有何区别?答:明治维新推行西化,军刀刀装也逐步西化,但刀刃一般仍保持日本传统做法。古刀是以传统工序制作,部分古刀经改造配上西式军刀外装携往战场。因此有可能一把军刀里面装的是古刀刃。

  7.日本军队军种、军阶及各个时期的军刀如何分辨?答: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至二战结束,各军种、军阶所用的战刀,指挥刀形式繁多,可参考MLITARY SWORD OF JAPAN一书Richard Fuller and Ron Gregory著。或拙著《东洋古兵器浅谈》第十篇,已规划上传网络。

  8.日本古刀和中国古刀的制造工序有何不同?答:锻造工序与方法基本雷同,由于使刀方式不同,日本双手使刀,中国多数单手使刀,因此造型设计有显著差异。另外,中国偏向功能性的满足,所以对细节部分通常大而化之,而日本除重视功能性外,对于各部位细节也颇为用心,制作态度严谨近乎完美主义的要求。

  9.何为白鞘刀?答:刀刃制作完毕后,配上朴木制成的素面刀鞘,不上漆也不配护手,外表不亮丽,目的只是用来保护刀刃,而不是用来格斗的。朴木材质软硬适中并有吸收湿气的功能,因此对刀刃起到防潮与防护的作用。

  10.日本古刀剑如何研磨?答:研磨与锻造是两门不同领域的专业,通常由刀匠造好刀刃后交由研磨师研磨,一把优质好刀必须搭配优质的研磨才能将刀刃的艺术创意及细部晶体结构表现出来。研磨工序种类分为最上等研磨、上等研磨、一般研磨,由刀的质量及所有者的要求给予不同档次的研磨。最上等的研磨经十四道工序,磨刀石由粗到细共八块,石材磨完之后进行细部修饰,材料包括:稻草灰、鹿角粉、钢棒、牛涎等奇特材料,其中不乏调制秘方,外人难以理解。完全以手工作业,研磨师日益凋零,后继乏人。

  11.日本刀铭文的国别与今日日本地名如何对照?答:可参阅日本地理及日本简史等书籍,或刀剑要览一书(饭村嘉章著)。

  12.古刀与现代刀价格比较?答:简而言之,古刀价格两极化,现代刀走中间。有名的古刀如被评为国宝、重要文化财等价格非常高昂。但锻造上留有严重瑕疵的古刀即使数百年历史价格也一般。现代刀虽价不及高档古刀,但讲究艺术的程度甚至超过古刀,价格一般在四、五万以上甚至几十万不等,依据作者的名气及作品的好坏而定,相对而言现代刀艺术性浓,价格透明,俱升值潜力,有名刀工如月山贞一、宫入昭平、今泉俊光、水野正范等。

  13.日本刀为何有‘帽子’的设计?其大小就功能性而言有何差异?答:‘帽子’,是实战中最常使用的部位,也是刀最锋利与坚硬的主体部位。就造型与功能的关系而言,大帽子锋利,小帽子坚硬,各人就其使刀习惯而选用不同帽子。

  14.日本刀为何有刃文(水波纹)?答:其实不只日本刀有刃文,中国上档次的铁制古刀剑也有刃文,只是日本刀在工序上更加精密。刃文是热处理(淬火)造成的,最原始用意是增加刃口的硬度,而后演变成强调艺术的各种纹路,有直刃、弯刃、乱刃、涛澜、蟹爪、三本杉、互之目、丁子等等。各有艺术特质,年代较老的实战刀直刃最多。

  15.血槽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作用?答:血槽是用刨刀刨出来的,其作用并不是为了放血畅通,而是平衡刀的重心。通常又厚又长的实战刀大多开血槽,以求重心平稳及加强使刀的速度。

  16.刀茎的铭文如何辨别真伪?答:必需多看实物多做比较,除了参考书籍上的铭文资料外,刀茎的锈色,真铭文与伪铭文的对照等都是累积鉴定知识的基本功夫。

  17.同一刀匠的作品价格是否一样?答:其作品在同一水平者价格相差不多。但即使同一作者得看瘕疵多少,刀姿、完整性、平衡性、整体结构及刃文、地肌的艺术性而定。每件作品价格不会完全一样。

  18.在品相相当的基础上有铭文的刀是否较无铭文者价格高?答:没错,但是有铭文者首先得看铭文的真伪,如果是假铭文其价格通常较无铭文者低。

  19.刀茎的造型与长短对刀的价值有无影响?答:刀茎对于刀大体而言有两方面的关连;(1)鉴定年代与真伪的重要参考。(2)刀茎的形状及长短,对于刀而言具有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是否具备好刀的条件,除了刀身之外,刀茎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20.国内有无修理古刀剑的刀地方?答:修理分刀身打磨及刀鞘装具,日本刀的打磨必需受过专业训练的研磨师整理,研师就刀的体质及其锈蚀、伤害的程度顺势而为,为刀做整形与复观。刀装具缺损可以自行配换。柄绳及刀鞘也需专业者修复。一般而言日本的修理与研磨技术具有较专业的水平,欧洲、美国也有相当水平。国内这类专业目前处于尝试阶段,也不乏能工巧匠,但专业水平与美、日相比仍有差距。国内古玩界有部份刀剑是委托国内匠师修复的。

  21.日本刀的配件[镡](护手)是否必需讲究原配,刀上的镡可否更替互换?答:镡是刀的主要配件,可以拆卸组装,极为方便。镡的造形、图样、纹饰、材质等品项众多,持刀者可就其所好随时随地调整刀镡,古代武士大多备有木制镡箱,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镡,就像换衣服一样,就其不同环境而调整。镡是另一门独立艺术。一把刀的好坏不能看镡而定,刀与镡是两个门类的工艺,这个观念很重要,否则难以进入正确的收藏与鉴赏。

  22.镡的制作是否和刀刃一样,需经过锤打锻炼,再进入表面细工?答:镡的材质五花八门,以铁镡为例,一般经过精练后做为地材,经过雕刻或镶嵌始成作品。或者经折叠锻打露出自然肌理纹路,因此镡的制作方法与刀不同,但其工序也相当复杂。

  23.镡是否与刀一样有匠师之系谱,制作风格是否与时代、地区派别而异?答:镡与刀一样具有系统的师谱,风格与时代、地区、派别有所区别,镡所用的材质极多,镡艺术的发展比刀来的深奥,刀的可比较性大,而镡的可比较性小。换句话说,镡的设计千变万化,有些创意与巧思经常是不可思议。甚至令人赞叹,设计题材非常丰富多彩。可将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落实在巴掌大小的规格里,观赏之余,令人爱不释手。

  24.初入门者是否接触刀一段时间以后再接触镡比较好?答:这是两个门类,不冲突,有人偏好刀,有人偏好镡,使用上虽然需要互相搭配,但在制作工序与设计上是两个门类,欣赏角度也不同,因此同时收藏或只单收一样也可以。

  25.国内有无修配刀剑的地方?答:国内有些作坊,装配与研磨的水平与日本还有段差距,工艺水平还不错。收藏界或古玩店可能知道这些作坊的所在。

  日本刀的资料(二)(2050字) 2002-5-29 21:04:46 众所周知,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青铜兵器制作之精良誉满寰宇,如重见天日之吴王剑与越王剑,至今仍难解其繁复之锻造过程。进入铁器时代亦不乏精美作品,唯因我国素有入土陪葬习俗,铁器特性与铜器相反,铁器一旦入土大多锈蚀殆尽,因此我国传世之精良钢铁兵器为数不多,日本鲜有入土陪葬的风俗,加以日人勤於保养,所以其传世兵器为数不少。东洋刀最早仿自我国西汉环头直刀,至唐朝模仿“唐大刀”,其後以“唐大刀”为基本蓝图,对冶炼方法,淬火技术,造形变化等逐年加以改进,至仓时代初期(西元第十二世纪)其兵器之制作已脱胎於我国而自成一格,而且对於历代刀工名录,各系锻造方法均做极有系统的整理,其系谱如字典般精确而且查阅迅速。到了明朝冶炼技术已超越我国,明朝末年日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朝廷戚继光率领大军围剿,当时之日寇并非政府军,而是一群流浪的海盗,每次侵犯我国沿海人数并不多,少则数十人,多则近千人,但朝廷已穷於应付,最後戚继光发现日寇兵器较明军优良,於是透过管道向日本购买兵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连戚将军持刀也改成类似日本刀造形之单手刀,後世称为戚家刀,如此才得对抗日寇长年边患。C刀身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刀身之优劣除了靠刀工的技术外,还要靠几分运气,并非完全可以用经验与技术加以控制。通常一名锻造师四名助手合力锻造,历时约二个月可成一把刀,完工後再交给研磨师研磨。通常用叫做搭搭拉炉来冶链铁矿,提链出庖丁铁与玉钢,再加反覆折叠锻链以增其弹性与韧性,就像揉面粉做馒头一样,揉得越到家吃起来越带咬劲,软硬适中,回异於机器馒头。经锻链後以玉钢为心铁,庖丁铁在外,将玉钢包於其内,庖丁铁具弹性与韧性做为刀的外皮,玉钢具有坚硬的特性适合做刀口的材料。锻造复合成刀型後在下水淬火前覆以一层特制泥土於刀身上,靠近刀背部份覆较厚泥土,依次渐薄而下,刃口处则不包泥土,刀身下水淬火时刀口未包泥土处(刀刃波浪纹部份)直接与水接触可增加其硬度,包覆泥土部份并未与水直接接触可增加其韧性与弹性。淬火即所谓的热处理,其作用使刀身具有良好弹性,使刀口坚硬不易缺口。一把好刀应软硬兼备,於格斗时刀之两侧具有弹性可吸收化解对方兵器攻击造成之震力,避免手掌被震麻木而兵器有脱落之虞,而刃口因坚硬的特性不易成缺口,成功的克服了传统铁器过软或过硬的矛盾,使之软硬兼顾攻守得宜,这是东洋兵器的特性。东洋刀的造形不论刀尖或整个刀身是以圆为基础造型,刀身之所以为弧形主要是钢材的搭配以及淬火的变化所造成。锻刀时其雏形弯弧并不大,形状接近直刀,但由软硬钢材组合加以火红刀身覆以泥土入水淬火,使得刀身各部位与水接触的温差都不同。冷缩热胀的原理刀身头尾往上翘,於是加深其弯度,弧度浑然天成,越接近圆周率越标准。东洋剑术著重劈砍,弯度适中的刀在空气中挥舞时合乎力学原理,使用顺畅,加以双手使刀力道强劲,刀背脊呈三角形二个平面,左右两侧各二个平面,共六个平面六条弧线。所有平面与线条在刀尖处会合成一尖点,刀尖之尖锐可想而知,因此其剑术除著重劈砍也兼顾突刺的功能。刀身的厚度由护手处依次由厚转薄,而至刀尖最薄。宽度同理,近护手处最宽依次第窄,至刀尖最窄。所以刀身的横截面积由头至尾皆不等,越往刀尖的横切面积越小,重量越轻刀锋也越利。设计上纯出於攻守皆宜的实用性考虑,宽厚部份利於抵挡攻击,窄薄部份便於劈刺。厚度的变化也强化了刀身的平衡,一把讲究平衡的刀使用起来挥舞自如,伶俐迅速,能克敌机先。刀身造形与淬火过程各刀工均极考究锻刀完毕对各部细节均详加检查,甚至听辨敲打刀身所发出的声音,近护手处浑厚低沉而近刀尖时转而轻脆响亮,若音色节奏变化唐突则表示材质不均或厚薄宽窄不匀,这种刀即使已完工,刀工也会将之丢弃,以免毁其声誉。检验合格才交由研磨工研磨,木工及漆工制作刀鞘,金工制作装饰配件,各部门工艺均极严谨,充分表现日人尚武的民族性。经返覆揉合摺叠打锻链,刀身裹以特制泥土在火红状态下入水淬火,淬火是铁水火三者最後一赌胜负的关键,由於复合不同材质又裹上厚薄不等的泥土,在水中强烈温差的变化使刀身也产生许多纹理变化,除了刃口边的波浪纹之外,还有类似金线银线雷电闪光等奇特条线,又有或大或细的结晶颗粒。另有摺叠锤打锻造时留下的痕迹,有如松树皮纹者也有如流水漩窝者,另有如木材年轮者,如浮云如高山如朝露如晚霞如浪里涛花,变化多端各具神态。刀两面之纹路并不一样,细看之下与我国长卷山水画颇为神似,只是它是经由淬火产生的自然美,其美只能用视觉欣赏,以手触摸只感一片光滑柔嫩,其美术并非只存在表面,就算将表面磨掉里面还是一样,它的美术效果是磨不掉的,这就是东洋兵器令人神往的地方。刀身表面若再加雕刻则其美术价值更上一层,雕刻有由刀匠兼任,也有另由雕刻师专任。雕刻采阴刻阳刻相互搭配,造形多以梵文剑卷龙不动明王梅竹等与个人信仰有关的图案为主。刀虽然是兵器,但它的美术要求并不亚於其他艺术品,值得欣赏与珍藏。

  日本刀资料(三)(1878字) 2002-5-29 21:06:57 东洋刀剑一般长的称为“武士刀”,短的叫做“切腹刀”,刀鞘用朴木制成的,素面白鞘名之为“浪人刀”,其实这些都是长期来对日本刀剑缺乏相关资料而产生的误解。日本兵器源自中国,由於日本重武轻文之民族性,并对源自中国兵器之造型及制作技术加以改良,科学性的精工锻造,配件之讲究并不亚於中国,因此收藏者除日本之外欧美地区也广为流行,我国台湾地区於日本战败离台时曾留下一部份,光复後不良份子常以之为凶器,於是政府订定管制条例以防事端。时至今日犯罪手段早己改变,鲜少使用传统古兵器为犯罪工具。艺术无国界,只要是美的东西都值得我们探讨与欣赏。古典兵器如果在暴戾者手上它就是武器。在文人雅士手上则是古董艺术品,古兵器在当今电脑时代里它是武器或是艺术品端看持有者的修养而定。笔者因早年曾习居合道,又名拔刀术,而开始接触日本古兵器,进而产生研究兴趣。国内收藏风气并未普及,原因如前所述,可供观摩的实物并不多,目前唯有位於台北市贵阳街国防部所属国军历史文物馆馆藏,接收自抗战胜利日军所缴军械,其中不乏贵重日本刀剑,馆藏丰富,读者不妨亲往观赏。

  刀与刀装概念区分别

  东洋刀制作过程分工极细,分为刀与刀装两大部份,简单讲,刀身与刀鞘不可混为一谈。所谓刀即单指刀身,刀身以外所有的配件统称刀装,刀装即刀之外装。刀装包括刀鞘、锷护手、小柄、笄、缘头、目贯等数种配件。各种不同配件由不同工匠分工制造,最後装配在刀身上,因此东洋刀在概念上“刀”单指刀身而言,并未包括其它配件。刀身与刀装组合与拆卸极为方便,一把普通刀肉可以搭配精美的刀装,同理一把名贵刀肉也可以搭配普通的刀装,因此一把外观完整的刀,其良窳之鉴别,刀装与刀身是分开的,正如俗谚“不以貌取人”是也。许多名刀因年代久远,刀装配件早已毁损或流离失所,而将其外装另配以朴木制成的素面刀鞘名曰“白鞘”藉以继续保护刀身,采朴木主要是取其木质柔软,易於吸收潮气,使鞘内刀身不易受潮。白鞘外表虽貌不惊人,但藏於内者往往是一把上等好刀。

  刀装

  @换句话说即刀身的衣服,也是配件,十数种零组件统称刀装,刀装分便服与外出服,便服即如前述由朴木制成的素面白鞘,其作用单纯,只为保护刀肉,使其免於磨损或受潮。白鞘装一般坊间称为浪人刀,这种概念并不正确,因此以为白鞘刀外观看起来不起眼就是比较差,其实不然。刀身与刀装正如桥归桥,路归路,欣赏东洋兵器这个概念非常重要,白鞘装只看刀身不看外装。而外出服的刀装可要比白鞘复杂许多,刀装由各种不同工艺组成,各有价值。所有配件大致分为木工、漆工、金工等三大类,这三类正是日本传统美术工艺强项,这三项都是为了配合刀装的需要而达登峰造极技术,尤其是漆艺与金工(金属工艺)。其实可以这么说¨「研究东洋古兵器实已直捣东洋古艺术核心。”木工寸量刀身後制作刀鞘,鞘完成後交予漆工。漆工在鞘上先上数层底漆,每一层漆都要等到乾燥後才能再上另一层,打完底漆後再运用绘画、雕刻、镶嵌、螺钿、描金等技术并以金银粉、珠玉宝石、象牙、珊瑚、玛瑙、贝壳等等为材料依构图置於漆上或漆下,刀鞘外观或朴素典雅或灿烂华丽各异其趣,不只工艺精巧而且费工费时。金工是专门做刀装金属部份的配件,如护手及握把上的套件,一般以铜或铜合金为胎体,再施以鎏金银、错金银、雕刻、镶嵌等技术构出图样,由於这些配件体积不大又是金属制品,除需有精细的工艺外对各种金属混合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更要精确掌握,其精确之程度甚至可将金、银、铜、铁、锡等五金加以混合调出各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就像用水彩调出多种不同颜色一般,对金属特性及混合的比例掌握得相当精确,东洋金属工艺不得不让人佩服。

  东洋军刀简介@

  @@  日本自明治维新後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刀剑锐减,由於倡导军国主义急於对外扩充,为了配合军队的需要乃以半手工半机械的方式量产,打造速度较以往快了许多,品质虽不如古刀,但也都能达到一定的水准。军、警、宪、政、教分别又按不同阶级制作不同佩饰以振其身份阶级为主,实用者少,有实用机会者以陆军居多。军刀不论刀装或刀肉均仿传统古刀,而指挥刀刀装多仿自西洋,但刀肉仍为东洋式。

  有关东洋古兵器的种类、规格、保养方法、观赏要领及礼仪、年代及真伪鉴定等等因限於篇幅无法逐一详述。坊间一些古董市集充斥伪造东洋军刀,品质低劣,有意收藏者务必小心,最好能请专家鉴定或阅读相关著作,并依法申请收藏许可。东洋兵器是日本古典精致艺术的综合体,认识日本古兵器大致可以对其传统工艺有综合的概念。笔者所学有限失误难免,敬祈各方先进不吝赐教。

  日本刀的资料(四)(2272字) 2002-5-29 21:08:32 前两期对东洋刀刃及刀装做了概念的介绍,希望读者对东洋刀剑有正确基本认识。东洋刀依长度大致分为刀∶长度二尺以上。中刀∶刀刃长度一尺以上二尺以下,短刀∶刀刃长度一尺以下称短刀。这三种规格刀可说是日本武士制式配刀,自古即有,但中刀虽然古刀期就已存在,然而到了江户时代(我国明末清初)由於火器的大量使用迫使战争型态改变,长刀的使用机会大幅减少,中刀因而应运大量制造。除了上述三种制式规格外另有太刀、刀、长卷、枪分为大身枪、片、十文字枪、千鸟枪等同种兵器有著各色各样的造型非旦夕能述尽,本期仅就广泛流通的制式刀剑对刀刃及刀装各部位名称及作用作较深入的解释读来可能感到较前两期来得艰涩,但有助於读者阅读原文书籍及国际拍卖目录。

  一,小镐∶刀尖部份中线,决定刀尖处尖锐度之关键部份。二,三头∶刀尖部份三条线条之交会点,整支刀造型美所谓“刀姿”与锋利度之决定部位。

  三,长度∶指刀刃部份之长度而非通体总长,栋区至切先刀尖处。

  四,弧度∶指刀身弯曲之弧度。弯曲形状分为腰反、鸟居反或称华表反。

  五,镐地∶刀刃左半部之平面。

  六,栋:刀背脊多数呈三角形称为庵栋,栋的形状有庵栋、丸栋、角栋、平栋等。其厚薄决定刀的锋利度与抗冲击度。

  七,镐∶刀面上之中线,为镐地与地之区隔线,其位置的变化决定刀的锋利度与抗冲击度。

  八,栋区∶栋与刀柄的区隔点。

  九,目∶刀匠在刀柄部位锉出或横或斜或横斜交叉之各种线条,目种类有筋违、逆筋违、切、桧桓、化、鹰羽、逆鹰羽等。是各派刀匠的代表暗号,此部份是判断刀剑派别、作者、年代的重要依据。

  十,中心尻∶刀柄底部处。这部份也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其作用同第九项。形状有入山、雉之股、剑山、舟底、切、振袖等。

  十一,切先∶近刀尖处刀口之锋利部份,实用上使用最频繁的位置,也是全刀最锋利地方。

  十二,子(帽子)∶刀尖处与切先一体的水平面,该部位的品质与造型是决定该刀优劣的重要部份,必需锋利与坚硬两者兼顾,在制作技术上是最高难度的地方。

  十三,横手∶区隔子与地之线条,使子与地各成一个平面。

  十四,物内∶约在刃前端四分之一处,该部位是实用上最常使用的地方。

  十五,刃∶刀刃全体之称。

  十六,地∶介於镐与刃文之间,刀身所分布的地肌(俗称的锻纹或折叠纹,图案类似木材或肌肉横切面的纹路)在这部份呈现的最多也是最清楚,是判断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地肌种类分别为板目、木目、征目、松皮、绫杉、梨子地等。

  十七,刃文∶即东洋刀所独有的波浪纹,表现刀刃美术最多的部份,刃文的样式不一而足,也是判断派别,作者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刀剑等级分类的重要部份。分为直刃、弯刃、丁子刃、互之目、三本杉、涛澜、皆烧等。十八,刃先∶刀口。亦即全刀锋利的部位。

  十九,刃区∶刃先与刀柄的区隔点。

  二十,目钉孔∶刀柄上插梢洞,该洞的学问很大,其位置之高低及洞的数量是判断刀剑种类及是否改装过的重要参考资料。

  二十一,铭∶作者落款。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可能有不同铭款,也有不同时代但有数人用同一铭款,有大名家的作品但不落款,无款者称为“无铭”,有些无铭刀往往是名家的上等好刀,但有些有款刀是後人伪刻的。其间真需鉴定与查证,这部份是鉴定上最令人困惑之处。铭款均落於刀柄(中心)上。二十二,中心∶或称“茎”,刀柄部之意,刀柄的造型、名刻、目、目钉孔数、中心底部等都是判断年代、派别、作者的重要参考,因此鉴定东洋刀刀柄是必看的部份。同时刀柄的长短也决定刀在使用上是否平衡与伶俐的重要关键。

  打刀装具各部位名称简要概述∶一,头∶刀柄头部盖子,柄上丝绳在“头”面打结,多为铜铁等金属制品。

  二,柄卷∶缠绕於刀柄上的丝绳,其作用在固定面的“中心”并使刀柄益於手握不易脱落。

  三,刀∶柄上的装饰品绝大多数金属制品,做工精细,在日本金属工艺领域是收藏家的最爱。

  四,镡∶或称锷,即现代所通称的护手或剑格。作用与护手同,除保护手掌外也是拔刀时必用的部位,同时也是刀装饰最讲究的配件,与目贯同样是收藏家心目中别有一番天地的收藏重点。

  五,粟形∶刀系於腰部时固定刀鞘防止滑落。多为木制或角制。

  六,下绪∶刀叉於腰部时将下绪尾端结在腰带上。防止刀鞘滑落、材质多为丝制。七,铛∶刀鞘尾部护套,多为金属制或角制。

  八,柄鲛∶包裹在刀柄上的鲛鱼皮,国内俗称鲨鱼皮。该鱼原产於南洋一带,成长的鱼长约一尺半左右,皮革表面满布突出状的细石颗粒使柄卷易於缠绕在刀柄上,鲛皮自古价格不廉,却被武士所喜爱且争相抢购。

  九,笄∶固定刀刃与装饰用,又可当发簪与耳钯,绝大多数是铜或铜合金制品。

  十,返角∶防止刀鞘突出落地之装置,多为木,角器,如为金属制品则称“责金”。但并非每刀都有此配件。

  有关刀刃与刀装各部位名称及其作用简述如前,想必读者对於东洋刀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人见东洋刀如见凶神恶煞,避之犹恐不及,有人认为嗜过血的刀有镇宅辟邪之用,笔者以为这些观念并不确然。其实留传至今且品相完整的古代刀剑绝大多数未曾使用,战场上使用的兵器大多严重损害难以留传至今,所谓的宝剑亦不能例外。而且古代武士的最高荣誉是善用刀但不曾使用刀,也就是即使武功高强也不曾动武杀人的意思。面对东洋兵器应避免怪力乱神的传说而待之以平常心,用科学与美学的角度看它才是正确态度。

  日本刀的资料(五)(1373字) 2002-5-29 21:10:27 对於帽子(刀尖)、刃文(波浪纹)、地肌(摺叠锻造纹)等部份及正确的收藏观念做简明论述,为便於原意表达有关日文专有名词仍以原文表示,以免误译而背离原意。国人对於日本刀剑神秘传说众说纷云莫哀一是。喜欢的人不少,但精研此道者寥若星辰,多数人赏剑仍停留在利不利亮不亮的阶段,甚至用手触摸,其实锋利与光亮并非兵器良窳的关键,用手触摸刀刃更是绝对禁止,这是基本常识与礼貌,识者不可不察。电影与小说情节的描述通常为了增加剧情效果而言过其实,所谓的宝剑、妖刀不一而足。东洋兵器不论造形、材质、制作过程在在讲究科学方法,非神鬼所能左右,应以科学理性与美学艺术的健康角度来欣赏研究。

  地肌是钢材摺叠揉合过程所形成的肌理纹路,各派摺叠法不同,形成的纹路自然不同,大致区别为∶

  1.板目肌∶如木板年轮,形状接近椭圆形,并非规则圆形图案,形状大者称大板目,小者称小板目。刀刃地肌大多数属板目股。

  2.木目肌∶木目肌形状比板目肌小形状更圆,各轮状排列较板目规则。

  3.梨子地肌∶呈现出类似梨子表皮细密点状图案状,观察不易,必需仔细端详,否则容易误判为没有地肌的机械制品。

  4.征目肌∶图案如木材年轮的平行线,线条平行比直,采用这种锻法的刀工为数不多。

  5.绫杉肌∶形状如蛇行征目肌,各线条平行弯曲,状似平行波浪。这种锻造法只有月山派采用故又名月山肌,月山派在古刀期及新刀期并非著名流派,至新新刀期(十九世纪)月山贞一第一代被明治天皇诏封帝室技艺员迄今月山贞一第三代可谓日本当代第一名家,虽年逾八旬仍授徒锻造。

  松皮肌纹路类似松树皮裂纹,古刀作者则重典型锻造则重一派刀工共同特徵,因此松皮肌又名则重肌。

  无地肌除了刃文之外看不到锻造的肌理纹路,虽不见其纹路但做工仍经摺叠揉锻,只是摺叠方式异於其他流派而使肌理消失无形,称之“地无地铁风”这种锻法由新新刀鼻祖(十九世纪初)水心子正秀门徒池田一秀所创,因为看不到地肌所以容易被误判为工厂大量生产的模型装饰刀。无地肌之刀刃必需从刃文、刀形、中心(刀柄)等各部位综合研判才能判别是古代手工刀或是现代机械制刀,否则混淆难辨。

  栋即刀背脊,用来抵挡攻击,承受外力打击的部位,为抗外力冲击造型混厚俨如屋之栋梁而称为栋,栋种类依造形分为平、三、庵、丸等四种式样,庵栋顾名思义取其形式如寺庵屋顶,庵栋造型自古至今不曾中断流传最广,甚馀三种大多在古刀期作品偶而有之,不如庵栋广泛。切先依大小及形状大致分为大、中、小、猪首等。

  弧度称为“反”,反分为腰反及鸟居反两种。腰反即在刀刃的腰部位置弯弧曲度最大。鸟居反的弯弧平均分布在刀刃,接近圆周率,弯度最深的部位在中心地带,平均弯度造形类似日本神社前的鸟居故名之,又像我国宫殿前的华表故又名华表反。不同弧弯刀刃随使用者喜好向锻刀师订做,不同派别锻刀师造刀弯度亦不同。

  各式美术创意刃文设计

  艺术无国界,国人收藏外国文物风气不如欧美、日本,原因除中国文物种类多项目杂之外,其实心理因素、收藏动机与个人主见才是主导收藏方向的原因,妥善的规划与明确的方向,思考适合自己的收藏路线,摆脱五千年古文明的羁绊敞开多元文化胸怀,回游文物世界大海,则台湾成为亚太文物中心指日可待。

  日本刀的资料(六)缺

  日本刀的资料(七)(1184字) 2002-5-29 21:14:29 上古期日本刀上古时代为直刀,当时不论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深受我国中原文化影响,刀剑制作技术自然也不例外。当时许多名刀从中国进口至日本,甚至中原名铸剑师远从中国归化日本,就地锻刀授徒冶链术。这段史实可从日本正仓院馆藏的直刀里取得印证,不只中国,连韩国许多刀匠也归化日本,可见日本对中原文化吸收之用心。当时中国制造输往日本制品称为“唐大刀”,而日本仿中国所做制品称“唐样大刀”。刀装用高贵的材料及精湛的技术作成,专供贵族、高官等特权尊贵阶级佩带,这是奈良时代(西元八世纪)以前刀剑文化。

  平安期此朝代正处於武士扩权时期也是日本刀由直刀改为弯刀的过渡时期,当时武士出征常由自己配备刀剑、弓矢、马具等习惯。基於实用考量,自行订做的风气广为流行,锻刀师间竞争激烈,无不尽力创造更完美的作品,由於骑兵马战的流行,造型符合流体力学适於劈砍的弯形刀刃应运而生,刀刃造形由直刀时代的切刃造进入镐造时代,现存平安期刀剑绝大多数是太刀,短刀并不多见,中刀则完全没有。太刀尖端宽度大约是柄部的一半,宽窄比例悬殊,弧度高腰反,刀锋小帽子,刃文多为直刃,当时乱刃系列技术尚未成熟,刀柄中心细且弯,中心形状多数雉子股,这是平安期(西元七八二年至二八一年)造型特色,现存源平战争平家所持“小乌丸”及“毛拔形太刀”为典形代表作。

  仓期历经源、平两武士集团激烈战斗後,平氏家族被完全歼灭,由原赖朝建立仓幕府,开启了历时一百五十年的仓时代(一一八二年至一三三一年),初期五十年为幕府巩固期,中期五十年处於国力强盛的颠峰时期,中国元朝大军来犯之後的五十年是幕府衰亡期。初期仍承袭平安期古朴典雅造形雄伟的风格,但刀装则较前朝讲究,如锦包藤卷太刀(严岛神社藏)、革包太刀(大山祗神社藏)、黑漆太刀、兵库销太刀等豪华刀装相继问世。知名锻工国友、久国、国安、国清、有国、国纲等六兄弟盛极一时。另外短刀第一名工藤四郎吉光作品被高级武士睛睐有加争相订购。仓中期武士制度完全确立,武士忠於主更甚於孝敬父母,为主公战死沙场视为理所当然,武士道精神在这段期间发挥到极致。武士以武艺为第一要务,养成质朴刚健,效忠主人的特殊文化。武士在这段时期实际上掌控整个社会脉动与作息,为因应武士阶级兴起所需,锻刀界於仓中期展现多采多姿的冶链风格,尤其是太刀豪壮的造形配上华丽的丁子刃文。代表本期刀剑独有文化。代表性刀工有京都粟田口派、相卅来字派、福冈一文字派、备前长船派等。

  仓末期虽然在国力上处於衰退期但却出现了被刀剑界视为“天才级”或日本刀“祖师级”的头号人物“正宗”。正宗是相州皆烧刃文类似猎犬大麦丁毛色图案,地肌满布灰白色刃文点,非高超技术无法达到如此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里的很多东西和之前我说的都不谋而合



古代冷兵器杂谈--谈刀论剑




--------------------------------------------------------------------------------
  剑并非中国发明,刀才是正宗原产,然而从东周到西汉初,刀却一度被废弃了。东周时期的青铜刀,受工艺水平的制约,短粗丑陋,很像是柴刀,战斗时价值不如竹木柄的长兵器。西周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废刀用剑,这首先要从战争手段上说起。自商代到春秋之时,正式的战争以车战为主,接战的范围、回旋的空间较大,因此战车上最常用的武是戈或矛,但是近战或肉搏时使用剑能刺能砍、两面开刃的特点以当时的条件来说,的确具有优势,想要用刀进行劈砍动作,地方狭小,英雄无用武之地。而且当时的武器都是用青铜制造,青铜的特点是硬而脆,利切削而不利砍劈,受力比剑大的刀很容易断折。

  春秋时期中国的铸剑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吴国和越国的兵器技术冠绝一时,传说中的干将、莫邪就是吴越铸剑名师,而越王勾践更拥有纯钧剑、湛庐剑等五柄闻名天下的宝剑。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践剑两千年后的今天锋刃光亮如新,锋利异常,把剑刃放在一沓稿纸上,稍为用力,竟然有二十多页稿纸被割透,真可以说是“吹毛断刃”了。当时著名的铸剑大师如欧冶子、风胡子、干将、莫邪等常常出现在各类游戏中,冒名顶替各种神兵利器的铸造者。

  战国后期的秦国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同时剑的型制也有变化,长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剑身狭长,这种长度的青铜剑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由於青铜硬而脆的性质,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长剑硬度一如经过处理的中碳钢,却能具有这种长度,令人不敢置信。《寻秦记》中项少龙的长剑长刀还可以理解(他带去了21世纪的一些铸造工艺),但是他的对手往往也白刃如雪,手执长刃,明显胡说八道。

  钢铁兵器正式装备部队後,因为硬度和韧度都明显地优於青铜,也由于战斗方式由车战为主改为步战骑战为主,对兵器的强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汉末年时,钢铁兵器几已完全取代了青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之前,秦始皇统六国后实行“销兵禁铸、焚书坑儒”的政策,很多铸兵器的专家,为了免被杀头都逃亡四方。有人认为,逃到东方的把技艺传到日本;逃往西北方的传技于匈奴、突厥、回回,大月诸族;向南而下的泄密于马来诸岛,就此产生了世界三大名刃。这是后话。

  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中原就渐渐认识了骑兵作为突击力量的极大作用,从兵马俑的阵形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在秦末时代,骑步协同就已经是最重要的作战方式了。骑兵既然成为军队的功击主力,伴随而来的是战术的改变与装备的革新,试想如果仍然用剑,高速冲锋时固然能把对方扎个透心凉,但是单手执剑,剑身深入人体后拔都拔不出来,很容易就把骑兵拉下马。所以这时候的骑兵要么使用矛槊一类的长兵,要么就开始改用刀。骑兵用刀的目的未必是要象剑那样给敌人一次造成致命的伤害,而是希望借助战马的冲力,尽可能深和长的划出伤口,即使不立即死亡,也要让对手失血过多,当场丧失战斗力。电影上常常看到骑兵用刀一下子将对手劈成两半,这是耗费体力的事情,不那么经常发生,真实战斗中多半是砍中要害,比如动脉。

  西汉时期产生了单刃直身的环首刀,特点是刀背厚实,能承受很大的力量,这又是剑无法比拟的优势。一直到唐宋时期,刀的样式并没有太大改变。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刀身弯曲程度加大,既有欧洲直刀斩甲断骨的力量,又有阿拉伯弯刀开膛破腹的狠毒,可以说集合了东西方之长。

  到了明朝,中国刀的制造工艺开始落后于世界最高水平,明显不如日本太刀以及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刀可一劈欧洲武士钢盔立成两半而不卷刃,又可迎划掷空的丝巾成完整的两片,大显良刃之犀利,而且精美绝伦,制造极为精细,光反复锤锻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之多,制造它的材料被称为大马士革钢,就是我国大名鼎鼎的“镔铁”。当时荷兰枪手的火枪钢管经常被它一劈而断。有的刀身涂有毒液,只要被其划伤就危及生命。

  中国西汉以后,剑多半不再担负着战争的任务,而主要作为装饰品及地位的象征,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的地位从未在中国人心中动摇过,甚至被称为“百兵之祖”,而单兵作战的场合下,剑也的确靠它双刃灵动的优势胜过了刀。金庸14部小说的角色中,用剑的远远超过其他兵器,我们现在的各种网络游戏,也几乎是剑的天下。

  在西方国家,剑一直肩负主要作战武器的任务。15世纪以前流行宽厚的刀剑;16至17世纪开始流行击刺用的击剑,这种剑极轻而细长,剑术独特,代表西洋击剑的风格,在电影和小说中经常能看到人们用它决斗。我们玩各类西方游戏的时候,可以注意到有种英格兰宽刃剑,这是奇幻小说中最常见的兵器,实际上,亦是中世纪欧洲军队最普遍的装备。剑柄末端常有一圆球,非为装饰。注铅,以维持用力砍劈时手腕的平衡,因为这种大剑实在是太沉重了。自罗马帝国湮没后,这种兵器广泛的出现在各个战场上,《勇敢的心》里主人公手执巨剑的姿势,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到14世纪,锁子甲取代简易的皮甲,沉重的宽刃剑逐渐失去用武之地.另外一种值得一提的就是刺剑,形状像今天击剑比赛用的花剑,最早出现时并不是武器,而是为了检验铠甲的质量,用剑在上戳刺看能否贯穿,因而得名。后来成为装饰品,或者专门用来决斗。故而刺剑成了欧洲剑客的标志。出剑极快,但杀伤力极小,所以这种剑术的精华在于刺中要害,比如心脏。无数反应欧洲中世纪剑客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这种剑,比如《佐罗》、《三个火枪手》等。

  中世纪的欧洲,剑是力量的象征,或者王权的代表。骑士的配剑是骑士精神的化身,被赋予神圣的性质和独立的生命,这一点,倒是和中国古代对剑的推崇类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冷兵器杂谈--日本太刀




--------------------------------------------------------------------------------
  日本民族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善于模仿吸收,实用性极强,奉行拿来主义。日本天皇的象征是勾玉,铜镜,铁剑。这分属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的三种象征物品,显然日本的文明进步是跳跃式的,甚至曾经有一阶段是三种相差千年的文明共存,这只能是从外族照搬先进文化时遗留的痕迹。

  反映在武器上,就是日本武士博采众家之长的太刀。仰木弘邦所著《古刀铭尽大全》一书所示名刀剑均带中国色彩,如龙型、唐剑型、神像型均受我国影响,至于梵文与佛像则受印度影响。唐以后日本刀仍不断向各国学习,当西方工业文明逐渐昌盛时,日本又迅速汲取了其中先进的部分。

   从古坟时代出土的文物中,已经开始包括有铁制的刀剑。那个时候的日本刀,并不象我们现在在各种游戏中看到的那样有挺拔的弧线,相反刀身很直,与其说是刀,倒不如说是模仿中国的剑。日本对唐朝文化的吸收可说是照葫芦画瓢,而中国的剑文化唐朝正是顶峰。七世纪的时候日本刀线条几乎全部是笔直的,这种刀现在被称为上古刀。

  平安时代以后,因为马上战斗的增多,直刀在这种场合下使用起来就很不方便了,于是出现了刀身弯曲的太刀。日本武士的招牌武器就此诞生。和别种刀剑相比,太刀最大的特色是锋利。
史载丰臣秀吉征高丽时,高丽武士及中国军士之刀剑悉被日本刀削断砍折,并非虚言。《明史》也提过戚继光兵士之刀剑常为倭刀所断。这是因为它的含碳量高,硬度极高,常看到武士有事没事拿着白绢在拂拭太刀,这是因为它含碳量高,不擦若受潮会变黑。太刀制造工艺极为繁复,光是第一步制刃,就要将钢料加热至赤红进行锤锻,多达二三十次,每一次均锤打数百锤,务必要求析出所有杂质,淬火对刀剑来说是决定命运的一道工序,而太刀在淬火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吸收了东西方的各种先进经验,加温前涂\'烧刃土\'于刃上,可以使刀身韧性提高,加热时若土层剥落将会在刀身上留下致命缺点,严重者使淬火失败,这是很难掌握的技术。当刃体烧至正好(什么叫做正好?全凭锻刀者的经验了)时,便从炉中将刀抽出,入水之瞬刀工大喝一声,将刃体全没水中,爆燃之响大作,白雾蒸腾,又因太刀淬火均在深夜进行,万籁俱寂,十分神秘。淬火最关键的三点:时刻、水温、水的成分。这些都是口传心授的不传之密,外人不得而知。据说三条流的制刀淬火时用的液体除了水,还有动物的血液,非常类似现代淬火工艺中的双液淬火。刀剑淬火后由刀工开锋,锋刃薄厚与使用者有关,锋口薄利于砍切敌人身体,但遇厚重甲胄易缺口,锋口厚可劈甲,但对敌人杀伤力减小。这样来说,《侍魂》游戏中牙神幻十郎的刀锋口一定很薄。

   日本刀的寸法,即是指刀的长度。这里说的刀的长度只计算刃长,并没有将刀柄包括在内(日本刀为方便劈杀时发力,多以双手握为主,刀柄奇长)。一般来说,刃长30CM以下的就是短刀,肋差的长度在30~60CM之间,超过60CM的,就是刀或太刀了。那么太刀和普通刀外观上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一般来说,太刀比普通刀大一点(拆字来看,太刀毕竟是\'大一点的刀\'),但是这只是一般来说,不排除有比太刀更长的普通刀。太刀和普通刀的区别在于铭文:带刀时刀铭应当向外,此时,若刀刃向上,就是普通刀;若刀刃向下,则是太刀了。说到铭文,这也是太刀很有趣的一点,刻铭也是制刃的最后一道工序,均由刀工刻上刀工之铭,如果说伤疤是武士的勋章,那么铭文就是刀工的荣誉。常常在各类日本战国游戏中见到XXX文字的名刀,那就是以铭文命名的太刀,如一文字流的(一字铭文),左文字流的(铭文靠左)。铭文从一字到十几字都有,字体各具特色,多以书法入铭。

  最后再说说我国影视中对太刀常见的两处无知错误。第一是日本武士切腹自尽的时候用的并非太刀,而是30厘米左右的肋差(前文说过太刀刃长超过60厘米,但刀柄常常有40厘米左右,读者不妨自己找根木棍来试试,很不方便的),而且动作也非扑哧一声插进去了事,刺入后横拉或者直拽,形成所谓一字腹、十字腹等。第二就是刀在刀架的摆放,如果是摆放在普通刀架上的时候(略摆法),应该刀锋向下,刀柄在左边,刀尖方在右边,而我看到的几乎全部国产片中,刀柄一律朝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666 发布
[B]011

冷兵器史排名前3位的兵器是不伦不类……
“日本刀能上排名主要还是因为做工和观赏意义的成分”
就是造工呀,冶炼工艺好算不算造工成分?难道锋利和坚硬跟这无关?

“单看锋利的话中国剑也不差啊………………要看综合实力,鬼头刀没有河豚毒锋利,砍到任意human的脖子不是一样翘。。。”
什么时候都能砍中脖子就好了。如果砍的是胸前,能不能砍断肋骨把人砍成两断就是区别…… [/B]


哎……日本是个资源比中国贫乏得多的国家,就古时候尤其如此,他们的炼钢技术能比中国高多少呢?日本刀做工精细,锋利,口碑好,某种意义上说显然是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品位在现今才获得的地位,你以为真的和日本战国小说里面描写的那样削金断玉,这名刀那铭刀,把把无往而不利的吗?

照这么说,鱼肠剑时隔千年,至今锋芒不减,你觉得这把剑如何?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取青虹剑顺手一挥腰斩全副盔甲的夏候x(忘了),这把又程度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取青虹剑顺手一挥腰斩全副盔甲的夏候x(忘了),这把又程度如何? [/B]
要我说这是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贴出来看见上面的强文…………些许观点和我一致,些许和我相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john 发布
[B]要我说这是吹的…… [/B]


那当然是吹,不过日本那些什么“蜻蜓切”之流的多半也是吹……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那些历史著名的剑客美男子真实上长得什么样吧?大家都一样………………


ps:鱼肠剑可不是吹的,博物馆实物放那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1-4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由 雅格特 发布
[B]哎……日本是个资源比中国贫乏得多的国家,就古时候尤其如此,他们的炼钢技术能比中国高多少呢?日本刀做工精细,锋利,口碑好,某种意义上说显然是由于其特殊的文化品位在现今才获得的地位,你以为真的和日本战国小说里面描写的那样削金断玉,这名刀那铭刀,把把无往而不利的吗?

照这么说,鱼肠剑时隔千年,至今锋芒不减,你觉得这把剑如何?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取青虹剑顺手一挥腰斩全副盔甲的夏候x(忘了),这把又程度如何? [/B]


资源贫乏得多所以炼钢技术不会高……受教了……
现在的日本一样资源比中国贫乏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上海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962110 反电信诈骗|举报电话 021-62035905|Stage1st ( 沪ICP备13020230号-1|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7642号 )

GMT+8, 2024-11-25 05:40 , Processed in 0.367632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